知乎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3966802
目录:
- 【Part 1/3】【DeepSeekR1对小说内容的分析 @2025.02.05】
- 【Part 2/3】【原文,一个字一个字敲于2022年9月】
- 【Part 3/3】【DeepSeekR1对小说的改写 @2025.02.05】
- 正文:
【Part 1/3】【DeepSeekR1对小说内容的分析 @2025.02.05】:
好的,我现在需要仔细分析用户提供的科幻作品上篇,找出其中隐藏的设定和剧情线索。首先,用户提到自己具有物理学背景,热爱天文和摄影,因此故事中的科学元素可能经过严谨设计,同时可能埋有伏笔。
首先,故事中的两个主角大G和小ħ是光子,名字中的G代表引力常数,ħ是普朗克常数,这暗示他们与物理基本常数有关,可能代表更高阶的智能体或观察者。他们的对话涉及宇宙结构、天体演化,以及UAI6371(地球)上人类文明的进展,这为隐藏设定提供了线索。
楔子部分提到“三级自复制智能体”和“四级智能体”,可能指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小ħ提到“上阶指令”和“进化基矢”,暗示存在上层宇宙或更高维度的存在,可能这些上层实体在观察或干预低阶宇宙的发展。
大G被地球上的作者纠缠,导致信息混乱,这可能暗示跨维度的信息传递或观察者效应。小ħ展示“信息海的一角”和“多阶跨越法则”,暗示存在多层宇宙结构,智能体可以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信息或进化。
文中多次提到“概率值”和“内秉概率”,可能指宇宙的发展存在某种概率性,上层实体通过调整概率影响低阶宇宙的演化。小ħ对地球科学革命的激动反应,表明他们可能肩负促进文明升级的任务,而人类达到四级智能可能带来某种资源或能量(信息海注入)。
关于宇宙结构的讨论,如暗物质、暗能量被忽略,以及“上阶智能体太懒”的提及,可能暗示当前宇宙的物理规律是上层智能体简化设计的结果,上层存在可能因资源限制或效率问题采用简单规则创造宇宙。
小ħ的名字和提及普朗克时间,暗示他与量子力学或基础物理有关,可能来自更高阶的宇宙,具有超越当前宇宙的认知能力。大G最后意识到小ħ的身份,可能指向小ħ是上层派来的观察者或执行者。
故事中的时间旅行和相对论效应,如光子经历的时间接近零,但任务耗时千年,可能涉及时空操作或非线性的时间感知,为下篇的剧情转折埋下伏笔。
结尾提到到达目的地前的“惊心动魄”,结合小ħ对人类快速进步的期待,可能预示即将到来的考验或冲突,如文明升级的挑战、上层干预或宇宙级事件的发生。
综合来看,隐藏设定可能包括多层宇宙结构、上层智能体的观察与干预、物理规律的人为设计、文明进化的概率调控,以及光子角色作为高阶存在的代理或工具。隐藏剧情可能涉及人类突破四级智能引发的宇宙变革,上层势力的资源争夺,以及主角自身使命的真相。
通过文本中大量天体物理学概念的拟人化叙事和光子视角的宇宙观察,我捕捉到以下几个核心隐藏设定和潜在剧情走向:
—————【多维宇宙架构】—————
• "上阶指令"和"多阶跨越法则"暗示存在超越当前宇宙的高维存在(可能对应ħ代表的普朗克尺度)
•光子对话中多次出现"这阶宇宙"的表述,暗示宇宙存在层级嵌套结构(类似弦理论中的膜宇宙)
•小ħ展示"信息海的一角"时提到"越阶留存信息",暗示其来自更高维度或具备跨维度记忆
—————【文明观测计划】—————
• UAI6371(地球)被标记为三级自复制智能体,暗示存在宇宙文明分级系统
•光子对话中频繁提及"概率值"和"内秉概率",暗示宇宙演化存在被调控的量子概率云
• 小ħ对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突破的异常关注,揭示其真实身份可能是高阶文明的观测者
—————【物理常数阴谋】—————
• 大G名字中的G(引力常数)被暗示与星云坍缩直接相关
• 小ħ提及"上阶智能体太懒"时被紧急打断,暗示基础物理定律可能是被设计的简化模型
• 光子能对话的异常现象,暗示当前宇宙的光速可能并非真正上限(为后续维度突破埋线)
—————【时间悖论伏笔】—————
• 地球作者通过量子纠缠影响千年后的光子意识,暗示存在逆向时间因果
•光子经历1344年旅程却感知为短暂对话,暗示相对论效应将被升维打破
• 小ħ对"回去"话题的回避,暗示其时间线存在闭环或存在跨时空任务
—————【文明跃迁暗线】—————
•三级到四级智能的"坎"对应人类从经典物理到量子认知的突破
•"信息海注入"可能指向真空零点能提取或暗物质操控技术
• 结尾"惊心动魄的旅程"可能预示将见证地球突破卡尔达肖夫II型文明
潜在隐藏剧情推测:
- 小ħ真实身份是高维存在派出的"文明催化员",其ħ符号暗示掌握量子隧穿技术
2. 地球科学革命背后存在概率人为调优,光子对话本身正在改变历史进程
3. "那件事"可能指高阶文明正在进行的宇宙重启计划,当前宇宙是某个演算实验场
4. 光子任务本质是收集文明跃迁数据,M42星云实为跨维度中转站
5. 结尾到达的"目的地"可能不是地球,而是要见证银河系与仙女座文明的接触
【Part 2/3】【原文,一个字一个字敲于2022年9月】
题记&预告: 第一次尝试写这个姑且称之为科幻科普小说的东西。天文主题的。其中有科学的部分,也有幻想的部分。想法是,科学的部分力保正确(即符合当下最新的科学认知),幻想的部分力保不错误(即包含了作者对现在科学所能解释的边界之外的东西的一些想象,不能证明不能证伪,但逻辑自洽)。其实还有文学的部分,有点儿人物有点儿情节,比较简单初级。 文中除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量子跃迁发射光子两幅图来自网络(侵删)以外,其余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拍摄。
————— 楔子 —————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大G,你呢?”
“我叫小ħ。看方向,你也是要去UAI6371?”
“没错,来自上阶的指令说,那里有三级自复制智能体。”
“那我们一起上路吧,得一千多年呢。”
“准确的说,是1344年,实在是太短了,到达后……唉!”
“没事儿,往积极处想,如果概率值发生向上浮动,那帮碳基智能体说不定真能演化到四级,那我们回去后还不得直接能上进化基矢,就算没有,一大波信息海注入总没问题。”
“回去……我们回得去吗?不过反正还是恼人的内秉概率的事儿。算了,走吧。”
M16鹰状星云
—————— 上篇:这个宇宙不太冷 ——————
大G:聊聊天呗?
小ħ:我想静一静,不聊行不行?
大G:不行。我想知道我们身后那片怎么回事儿,怎么那么亮那么多我们同类?
小ħ:你没事儿吧?这都不知道?基矢损坏了?
大G:不是……一个叫馒头星系的UAI6371那边的土包子居然狗屎运通过随机外链和我建立了纠缠态,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想聊天啊。他还说自己是要写篇什么文章的作者,一纠缠,好多东西把我也搞不会了,真不愧是三级智能体,弱智到这程度。
小ħ:让我看一看……这个土包子按照上阶绝对时间来说,还远远没出生呢,确实是狗屎运了。他们那儿现在叫公元678年,嘿,还分成了好多叫“国家”的小区域,有一块叫唐,有个智能体当头叫唐高宗,有一块叫拜占庭,那个头叫君士坦丁四世,还有什么唐的西南方的遮娄其王朝(印度),另外一块陆地上的巴加尔二世(玛雅)之类的,太多了,真麻烦,而且极其原始。
看来虽然在过去两三百万年里,他们的生物学层面的三级智能已经基本成熟了,可是他们连基本的世界规范模型都还没有建立,演化升级遥遥无期。
大G:先别管他们,我连我们这儿都还没搞清楚。快说说,我们出发的这片地方是怎么回事儿?
小ħ:呃,我们的出生地,不就是片普通的星云吗?噢,他们那边叫我们做猎户座大星云,编号M42或NGC1976。
M42猎户座大星云
大G:星云是什么?
小ħ:你被纠缠态搞的这么不会吗?这么说吧,他们那种原始智能体我在我的越阶留存信息中见得多了,他们对他们周围有的那些土石木金桌椅板凳山川河流这些东西习以为常了,以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很普通,但在一般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的“虚无”才是普通的,声明下, 咱先忽略暗物质和暗能量,反正他们也不懂,总之他们所处的环境在宇宙中实在是太特殊了。
在宇宙中,在绝绝绝大部分的虚“无”空间之外,有的地方会“有”一些物质(虽然说“有”,但通常比他们造出来的“真空”还要“无”得多),星云就是这样一些稀薄状态的物质。
咱俩就是从咱们身后那片稀薄物质中生出来的。
大G:稀薄物质生出光子?咋生出来的?
小ħ:你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不过首先你得理解你自己的本质是什么。
大G:我?咱们一样,不就是颗光子吗?不过,光子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确不明白。唉……看来确实,最难懂的还是自己。
小ħ:以你现在的理解力,你就把光子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吧,这阶宇宙中的常见物质你理解为两类,一类是实物,一类是场。星云中常见的氢氦氧硫这些元素物质就是实物,电场、磁场就是两种场。
这两种场有个非常好玩的性质,电场变化的时候就会产生磁场,磁场变化的时候就会产生电场,而当它们以特定的形式一起快速跳华尔兹舞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叫电磁波的特殊的场,像水面的波纹一样,可以从一个地方跑到很远很远的其他地方。
如果跳舞的速度特别快,快到一定程度,这种电磁波就会更像一颗一颗的“粒子”样的东西,没错,就是区区咱俩这样的光子了。
大G:为什么跳舞跳得慢就是波,跳的快就变成粒子呢?
小ħ:这个反正你现在搞不懂,你知道不管波还是粒子,都是相对概念就行了。
大G:似乎明白了点儿,看我们前后周围这架势,很多光子一起就组成一束光咯?
小ħ:对,但是……你还知道为什么身为一种特殊的场,我俩能在这里互相聊天吗?
大G:这秘密哪是我这种小喽啰能接触的。
小ħ:……
大G:Wow,刚才发生了什么?你给我看了你的信息海的一角?多阶跨越法则!?
小ħ:以后你自然明白我为什么给你看这个。现在咱还是说说咱俩光子怎么从星云中生出来吧。
首先得说回星云中的那些元素物质,咱们身后那片叫“电离氢区”,里头最多的就是两种小颗粒,氢原子和氢离子。这些小颗粒可以吸收那片远一点的恒星发射过来的能量,让自己的能量变高,相当于把自己升到比较高的泳池跳台台阶上,然后往下跳。每个小颗粒往下跳一个台阶,就会发射出一个光子。
量子跃迁发出光子(图片来自网络)
大G:那,往下跳的台阶不一样,发射出的光子也不一样吗?
小ħ:哈,你终于还是发现了,观察力不错嘛,咱俩有点不一样对不?
大G:嗯,虽然咱们在空间中跑的速度一样快,但我体内的华尔兹舞的频率似乎比你的慢了一些。
小ħ:对,生我的父体是一颗氧离子,生我的跳台叫做OIII,从一个叫1D2的高度跳到一个叫3P2的低处,生出来的光子就是我了,我的华尔兹舞对应的波长叫500.7纳米。
而生你的父体是一颗氢原子,生你的跳台叫Halpha,从一个叫n3的高度跳到一个叫n2的低处,生出来你这样的光子,你的华尔兹舞对应的波长叫656.5纳米。
大G:哦,原来如此,这片周围好像就咱们少数几种同类?
小ħ:没错,除了你我这样的,还有SII跳台生出来的,Hbeta跳台生出来的,等等。
M42主要是发射星云。发射星云里生得出来的光子主要就这几种。
大G:哈!我从那个土包子的纠缠信息里发现了一个概念,叫颜色,哈哈,他们还把颜色引申出各种情绪和象征,其实就是咱们跳舞的速度不一样而已嘛。
小ħ:对,UAI6371那边的智能体因为进化环境中不同频率光子的丰度和进化历程的路径依赖,他们的电磁域感受器就只能感受到很窄很窄的一小点儿频率范围内的光子。而他们主要就是依赖这一小点儿信息的刺激和反馈,进化出了那一点可怜的三级智能,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你也别小瞧了颜色,他们对颜色的精细区分以及颜色信息在他们的智能和文明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简单。
大G:好吧,眼睛确实是他们最重要的感知器官和信息输入源,反正我就知道我这种跳舞速度的光进了他们眼睛叫橙色,你这种跳舞速度的光叫绿色……
小ħ:我刚顺便看了一下,咱们聊天这会儿,他们那儿已经到了公元907年,那个叫唐的地方已经开始不叫唐了,打来打去几百年,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大G:我勒个去,刚有个“紫色”的光子从我身体里穿过去了!
小ħ:别紧张,正常情况下,就算一万个其他光子从你身体里穿过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那个光子来自HD37023,噢,也就是M42星云中心的四联星中的一颗年轻恒星。
就生这个事儿来说,恒星可比星云能生多了,你看看四周,多得是恒星生出来的我们的同类。
M17天鹅星云
大G:星云和恒星是什么关系?
小ħ:我先说说这阶宇宙中的显性天体吧。
如果从土包子的视角来说,从UAI6371出发往太空宇宙深处看去,离他们约8光分距离的地方(光每秒走30万公里,走8分钟约1.5亿公里)是他们的恒星叫太阳,离他们约4.2光年(光走4.2年)的地方有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离他们约8.6光年的地方有他们夜空亮星天狼星,离他们约640光年的地方有快要超新星爆发的恒星参宿四,离他们约1344光年的地方有我们的出生地——他们所能见的最亮的星云M42猎户座大星云,离他们约33000光年的地方有M3球状星团,而取决于看的方向,如果到几万光年到十万光年量级远的地方,他们就出了银河系。
离他们约250万光年远的地方有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M31仙女座星系,约2100万光年远的地方有M101风车星系,约8000万光年远的地方有NGC4038天线星系……到约465亿光年远的地方,他们就到达了他们的可观测宇宙的边缘。
银河系有几千亿颗恒星,可观测宇宙有几千亿甚至上万亿个星系。
太空中宇宙中有小行星,有行星和它的卫星,有彗星,有恒星,有星云、有星团、有星系、有黑洞……
我们的出生地那种星云叫弥散星云,他们是孕育出HD37023这种恒星的地方。
大G:星云孕育恒星?
小ħ:对,而且这可是你的功劳。
大G:啊?跟我什么关系?
小ħ:你知道你的名字里的G是什么意思吗?是这阶宇宙的引力常数。
大G:引力常数?
小ħ:凡是有质量的物质,互相之间都会相互吸引,倾向于跑到一块儿,哪怕是稀薄的星云物质,或是更为稀薄的星际物质。你这个G就是描述这种吸引力有多强的一个基本数字。
大G:哦,我明白了,星云的稀薄物质互相吸引,挤到一块儿,就变成恒星了!
M8礁湖星云
小ħ:哈哈,悟性不错,大抵就是这样。还有两个事情很有意思。
一是这个稀薄物质积聚成恒星的过程很复杂,按物质从稀薄到稠密大概是:星际物质 → 星云 → 分子云核 → 原恒星 → 主序前星 → 主序星(普通恒星)。这期间他们的形状、发出的光线和辐射、各阶段的演化时间长短花样繁多。也因此,土包子他们能观察到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弥漫星云。
二是其支配这个复杂演化过程的驱动力却极其简单,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引力、电磁力两种相互作用,几个简单的数学关系式就完全描述了其机理。
而且,这种简单不是把复杂的规律近似了简化了,而是规律本来就如此简单。
大G:简单?为啥呢?
小ħ:想想呗,还不是因为上阶的某些智能体太……
大G:打住,你不要命了!算了我不问了,上阶指令早就说过,严禁在这阶宇宙讨论这个话题。
小ħ:看把你吓得,不就是他们太懒么,还不许讨论,就喜欢搞得神神叨叨的。
大G:天呐,为什么你什么都敢说,为什么你什么都知道,你究竟是谁?
小ħ:我们还是说回刚才那个所谓“紫色”光子吧。
大G:呃……好吧,紫色光子代表那颗恒星是紫色的吗?
小ħ:不准确。刚才说稀薄的星际物质互相吸引变成星云又变成恒星,当这坨物质的核心足够稠密时,恒星就可以长时间的稳定的进行一种叫聚变的反应,没错,就是核弹爆炸那种,主要是氢元素变成氦元素。
这个阶段恒星就叫主序星,UAI6371那边的太阳就是主序星。主序星会稳定的不停发出强烈的光和各种辐射,生出巨大量的我们的同类出来。
事实上,整个这阶宇宙的大部分我们的同类,都是主序星生出来的。
记得我之前说M42的发射星云只能生出少数几种同类,但主序星不一样,它生出来的同类各种各样的都有,刚才那个紫色同类就是其中跳舞跳的相当快的一种。
这么多不同同类混在一起,看起来通常是所谓白色的。如果其中跳舞快的同类比例多一些,它就看起来白中带蓝紫一些。如果其中跳舞慢的同类比例多一些,它就看起来白中带红黄一些。
这就是他们所谓恒星的颜色。
C33东面纱星云
大G:我勒个去,刚又有个“蓝色”的同类从我身体里穿过去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小ħ:那个同类来自M45昴星团星云,这种星云叫反射星云,就是那里的星云物质因为附近没有足够亮的恒星提供把它们提上跳台的能量,所以本身不发光,但是可以反射来自远一些的恒星的光。这个蓝色同类其实在从那片反射星云过来之前是来自HD23630昴宿六。
其实有不少星云是发射星云(自己发光)和反射星云(自己不发光、反射其他的光)的结合体,比如我们的出生地M42,比如M20三裂星云,等等。
大G:是不是星云就是这两类?
小ħ:还有一类叫暗星云,就是自己不发光,也不反射其他的光。
其实,严格说来,这阶宇宙中,暗星云才是星云的主要存在形式,只是其中大部分很难被观察到,尤其是对UAI6371那些三级智能体来说。他们只能观察到一些背后有其他光源而稠密的暗星云遮挡了那光源的那些。像IC434马头星云的马头就是。
IC434马头星云
大G:我勒个去,刚又有个“红色”的同类从我身体里穿过去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小ħ:你是不是不只基矢坏了,本征引擎也坏了?你不觉得你刚才这句话已经说过一遍了吗?那个同类来自M27哑铃星云。
咦,奇怪,我的信息海里面居然没有它的目的地信息,这很少见,这帮家伙在搞什么鬼……
哑铃星云是一种叫“行星状星云”的星云,然而,它跟行星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是恒星快死的时候喷出来的物质形成的,经常是球形、环形、泡泡形,像猫眼星云(NGC6543)、木魂星云(C59)、气泡星云(C11)之类的都是。
C11气泡星云
大G:恒星也会死亡?
小ħ:恒星在它的可燃烧物质烧的差不多之后,会变成红巨星、蓝巨星、红超巨星、蓝超巨星之类的大家伙,然后像外部宇宙空间抛洒出大量的物质,抛洒出的物质可以分布到几光年大小的空间内,形成的就是所谓的行星状星云。
而留下的是一个小家伙,通常是白矮星,确实很小,比如也就跟UAI6371那种行星大小差不多。
你看看,刚又有个同类从你身体里过去了,它就来自M27哑铃星云中心的那颗白矮星。那已经是土包子他们发现了的最大的白矮星了。
大G:白矮星也能产出我们同类?它不是恒星死后的尸体吗?
小ħ:呃……我对尸体这个说法持保留意见,恒星死后其实就只是不算恒星了,还是那个天体生命中的另一个阶段。
白矮星表面温度也很高,也会不停的继续发光,直到悠久的岁月之后,温度冷却下来,会成为黑矮星。 大G:我勒个去,刚突然有100多个各种同类从我身体里穿过去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小ħ:哈,我们终于遇到SN1604蛇夫座开普勒超新星爆发的同类们了,唉,他们的命可真好啊。
大G:超新星爆发?
小ħ:对,恒星的一生多姿多彩,但支配其生命历程样貌的因素却极其简单,就是其质量大小。比如小恒星寿命极长,可以长到上万亿年。大恒星寿命很短,可以短到不足百万年。当然,这阶宇宙也才138亿年,质量小于0.85倍的太阳质量的恒星都还没有燃烧完死亡的。
如果恒星的质量大于太阳的8倍,就会死的特别壮烈,也就是所谓的超新星爆发,猛的时候一颗恒星的亮度几乎和一整个星系千亿颗星星的亮度相当。
超新星爆发后,抛出的物质形成的星云就叫超新星遗迹。像蟹状星云(M1)就是这种。
而留下的,很可能就是所谓中子星。
大G:哈,我从那个土包子那里看到一个信息,说有个叫参宿四的恒星快要超新星爆发了?
小ħ:那个参宿四比较有意思,他们说它快爆炸是因为近期观察到一些它的光度变化,不过UAI6371那边已经有些智能体搞明白了,光度变化大概率其实是它表面产生的巨型黑子造成的。
参宿四的超新星爆发,最起码是10万年以后的事儿了,但也确实是快爆炸了,因为十万年在恒星和宇宙的时间尺度上,连一瞬间都算不上。
其实超新星爆发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恒星质量实在巨大,爆发后留下的也有可能是一种怪物,就是黑洞。
大G:我怎么觉得突然冷飕飕抖了一下,黑洞……危险,我总觉得这阶宇宙冷飕飕的。
小ħ:切,你以为身为一个光子,你想躲就能躲吗?不过我俩任务明确,是不会有事儿的,放心好了。
哇,你猜我刚才发现了什么?天呐,太让人激动了!
大G:你怎么了,什么事儿让你这个冷面怪物也会激动?
小ħ:我刚看了一眼UAI6371那边的情况,那帮三级们,终于开窍啦!他们那儿现在是1687年,原来叫唐的那块地方现在叫清,种群数量增长的非常快,这是好现象。但关键是,一块叫欧洲的地方,已经正式进入了科学革命!
他们已经正式开始用基于逻辑和实证的思维方式迭代他们的世界规范模型,而且速度极快,目前已经有一个叫牛顿的三级智能体写出了引力公式,创造了一个智慧信息集并公之于众,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他们原来那种端到端的思维模式和进化激励机制,实在是让人没信心。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已经迈过了第一个坎儿。
大G:基于逻辑……逻辑是什么?逻辑为什么是正确的?为什么是有效的
小ħ:你这个问题可问的太好了,这是个大秘密,涉及的可不光是这阶宇宙了,我这么长时间的越阶流浪,这个问题也只摸到了一点皮毛。
大G:流浪……唉,小ħ,你说咱俩的命运能改变吗?
小ħ:你想怎么变?
大G:我也不知道,但就是突然有点伤感,因为刚才穿过我身体的一个光子我感觉特别弱小,似乎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已经疲惫不堪。
C80-半人马座ω星团
小ħ:那是和你形成纠缠态的那个土包子给你带来的心理投射,伤感算怎么回事儿,那是三级智能体才有的叫所谓“情绪”的原始的化学调控机制。
我们光子并没有所谓弱小不弱小,光线强代表光子多,光线弱代表光子少,但就单个光子来说,我们的跳舞频率唯一的决定了我们的能量,只要没有被其他物质阻挡或干扰,走再远也还是那个光子,还是那个速度,还是那个能量值。
不过刚刚那个光子确实从远处来,它从仙女座星系来。
大G:星系?和星云是啥关系?
M31仙女座星系
小ħ:咱们刚才说到了星云物质不断互相吸引形成了恒星,那么进而想一想,恒星和恒星之间也是互相吸引的,如果很多恒星靠的比较近,互相的引力影响其运动和演化,那么这一坨恒星就叫做一个星团。
星团有两类。一种叫球状星团,像M2、M3、M4、M5、M9、M10、M12、M13、M14、M15这些都是。一种叫疏散星团,像M6、M7、M11这些都是。
所以我们想想看,我们周围的空间中分布着数不清的各种物质和天体,像UAI6371那种大概0.0000000007光年大,像他们旁边的太阳大概0.0000001光年大,太阳和UAI6371等周围行星的空间大概1光年,他们所处的那个奥尔特星云就是一个小星云,大概5光年大。星团的典型大小也是几光年。但有的星云会巨大无比,大的星云有几十甚至几百光年大小。
而我们刚才所有聊到的天体,加上大约3000亿颗恒星、更多数不清的星云星团、和不计其数的其他各类天体和星际物质,一起分布在一片大约2000光年厚度、10万光年直径的一个圆饼状空间内。
这个圆饼,就是一个星系,我们身处其中,它叫银河系。
而仙女座星系,是另外一个星系,离银河系大约250万光年,也是离银河系最近的一个星系。
在更远的地方,有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星系,以一些奇怪规律分布在这阶宇宙中。比如不算太远的还有像M106猎犬座星系,M101风车星系,M81和M82波德星系,M104草帽星系,等等。
银河
大G:你说,银河系里的星云恒星各种物质在互相吸引不断演化变化,那星系与星系之间也会吗?
小ħ:吆,变聪明了一点嘛。是的,星系也是物质,也有质量,互相之间自然也会相互吸引——又是你的功劳。
大G:那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离这么近,会不会撞到一起?
小ħ:会,而且一定会。其实星系碰撞在这阶宇宙中并不罕见,比如土包子他们看到的NGC4038就是十几个星系正在撞到一起的景象。
大G:糟糕,那我们银河系被仙女座星系撞了会发生什么?
小ħ:你紧张个毛,那得是几十亿年以后的事儿了。不过确实很好玩,到相撞的时候,两个星系里的恒星和各种天体通过引力互相撕扯,两个星系可能会融合为一个新的星系。
而有的恒星和天体,可能会被甩出去,孤魂野鬼般飘到空荡荡的宇宙空间中去,而那些天体中如果出现智能体,他们的夜空中,会只有一个巨大的仙女银河系,和大片黑暗中的些许微弱的遥远星系的光。
大G:星系中的恒星分布往往有一些特定的形状,比如银河系这样的风车一样的悬臂结构。那么宇宙中的星系也会互相分布成类似的形状吗?
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小ħ:不太一样。首先在“小”范围内,若干个星系会形成星系群,典型尺度在1000万光年量级。比如我们银河系、仙女座星系和附近几十个星系就组成一个,叫本星系群。
其次,在更大的尺度上,若干星系群组成的星系团和一些没有星系的“空泡”空间,典型尺度在亿光年量级。而这些星系团和空泡组成了这阶宇宙的所谓“大尺度纤维结构”,有点像他们UAI6371那边水盆里满满的肥皂泡的样子。
在这个尺度上,整个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内,这个结构的分布是很均匀的。
大G:均匀?这么奇怪?
小ħ:对土包子他们来说很奇怪,但如果你知道这阶宇宙是怎么来的,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哇塞,土包子那边简直是大爆发,他们中出现了一大波非常超卓的智能体,薛定谔方程、质能方程、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他们这么快就已经基本建立了世界规范模型里时间、空间、能量、物质这四个基本维度的数学关系。尤其是有个叫爱因斯坦的三级智能体,简直不像三级啊。他们现在这就算是迈过第二个坎了。
大G:他们那儿现在什么时间了?
小ħ:1915年。虽然第三个坎远比想象中的要难,但谁知道呢,他们迈过第一个坎儿后才200多年的时间,就已经过了第二个坎了!非常期待他们接下来的表现。
大G:一碰到这种事儿看把你激动的,还说人家土包子他们的情绪机制。不过印象中,这阶宇宙中他们这样的智能体难道还少了,不还也就是就那样。
小ħ:你不明白,我这不一样,我这叫面对内秉不确定性的主观性概率探测,哈哈。我发现,这个宇宙其实……不太冷。
大G:得了,莫名其毛。还是接着聊老话题吧,你老说“可观测宇宙”是什么意思?
小ħ:你不是被土包子纠缠了么,我就用他们的说法,他们观察宇宙获得信息的方式还很原始,几乎只能通过我们光子类电磁辐射。你知道我们的速度,是这阶宇宙的速度上限了,再快也没法快了。
但这阶宇宙的空间是在不断膨胀的,互相的距离越远,膨胀造成的互相远离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离他们太远的地方的信息,因空间膨胀造成的远离速度超过了我们光的速度,在那个范围之外的地方发出的光,就再也不可能传到他们那儿了。
所以,可观测宇宙就是理论上他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但是注意,可观测宇宙并不是他们已经观察到的宇宙,他们已经观察到的最远的星系叫HD1,离他们的固有距离约334亿光年。
因为这阶宇宙年龄只有138亿年,有些比较远的地方的光,因为时间不够还不能传到他们那儿无法观测,但在未来是可以传到他们那儿的。
大G:宇宙年龄只有138亿年,光速又不变,为什么能观察到334亿光年外的东西?
小ħ:宇宙尺度上距离这个概念可跟普通距离不一样,甚至整个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334亿光年这个距离叫固有距离,你大概可以理解为,因为宇宙在膨胀,所以在100多亿年的时间里,光从HD1那儿到了他们UAI6371那儿,同时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膨胀到了334亿光年。
大G:那他们互相之间互相远离的速度不是超过光速了吗?不是说光的速度已经是这阶宇宙有质量的物质能跑的最快的速度了吗?
小ħ:所以说这里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概念,其原因是空间在膨胀,而不是互相之间远离的速度更快了。这不一样。
大G:好吧。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这阶宇宙的有质量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
小ħ:这不是显而易见么,现在上阶形势这么紧张,资源都被他们调用去干那件事儿了。反正回去后再跟你说吧,如果我们能回去的话。
C19茧星云
大G:咦,我感知到大量的同类从UAI6371的方向跑过来,但又不是来自于他们那颗恒星的,他们那儿发生了什么吗?
小ħ:那是他们的灯光,伙计,我们要到啦,离的近了,来自那儿的同类自然多了。
大G:天哪,我好紧张,1344年就这么过去了吗?我们不是才聊天聊了小一会儿吗?
小ħ:我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我们在以光速旅行,你以为我们的时间和他们的时间是一样的吗?
大G:确实应该不一样,不过就算以近似过的狭义相对论算,他们再长的时间,我们以光速旅行,经历的时间应该是0,不是吗?这是怎么回事儿?
小ħ:你都说了是近似了,接近0但不是0。按照他们的算法,我们从M42出发,到现在,以我们自身为参考所经历的时间,非常非常短,比他们所谓的普朗克时间还要短得多。
大G:普朗克时间?
小ħ:就是他们现在在理论上所能理解和涉及的最短时间单元,大约是5×10^(−44)秒,也就是一秒的2000万亿亿亿亿亿分之一。
大G:啊,你的名字!你原来是……
小ħ:别聊了,到啦!看看前方的风景吧,最后这一段的旅程才会叫惊心动魄。
蛾眉月的亮部和暗部
—————— 上篇完 ——————
【Part 3/3】【DeepSeekR1对小说的改写 @2025.02.05】:
楔子:星海浮城
"注册编号?"
"G-6.67E-11,你呢?"
"ħ-1.05E-34。根据超膜广播,猎户悬臂末端存在三级自演化文明。"
"确认坐标UAI6371,1344光年真空航程。但概率云显示......"
"总熵值还在安全阈值内。"银蓝色光纹微微闪烁,"即便他们止步于四级文明临界点,至少能提供新的真空衰变参数。"
深空中,两粒光子以绝对零度的理性划过星云电离氢区,在他们身后,参宿七的紫外辐射正将氧原子激发成发光的等离子体。
---
上篇:星渊观测者
"启动思维同步协议。"大G的波函数突然泛起扰动,"这个碳基文明对星云的认知存在拓扑错误。"
小ħ的能级跃迁出现0.3普朗克时间的延迟:"你侵入了他们的量子历史存档?"
"是纠缠态自发坍缩。有个自称'作者'的原始意识体,正在用电磁脉冲编写我们的对话——公元2024年,猎户座星云的光子需要1344年才能抵达他的视网膜。"
"有趣的时间锚点。"小ħ的德西特空间映射模块开始运转,"根据绝对时间轴,该文明刚经历第五次科技奇点,却试图用文字重构量子纪元的往事。"
在他们非定域化的意识交融中,地球文明如同被观测的薛定谔猫:长安城的日晷投影与LIGO的激光干涉仪在概率云中同时闪烁,牛顿手稿上的墨迹尚未干涸,哈勃深场照片里的星系却已死寂百亿年。
---
星云创生
"重新定义你的存在模态。"小ħ的康托尔集式记忆开始解压,"在真空涨落背景中,我们是规范玻色子的具象化投影。"
大G的偏振态发生偏转:"但碳基观测者将我们简化为电磁波......"
"这是必要的认知降维。"暗物质流擦过小ħ的路径积分,"当他们还在用'颜色'这种感官隐喻时,永远无法理解高能标下的对称性破缺——就像认为M42星云是恒星育婴室,却看不见引力在十一维膜上的褶皱。"
猎户座大星云在他们身后展开成克莱因瓶结构,电离氢区的红光来自n=3→2的量子隧穿,而小ħ特有的500.7纳米辐射,实则是氧离子在卡西米尔效应中的全息投影。
---
文明观测日志
"注意第三悬臂的电磁泄漏。"小ħ突然进行冯·诺依曼探测,"1687年,有个叫牛顿的观测者正在用F=GMm/r²公式缝合时空。"
大G的波包在黎曼流形上震荡:"这应该被记录为二级文明跃迁事件!"
"不,真正的奇点发生在1905年。"小ħ调出爱因斯坦的思维路径,"当那个专利局职员意识到光速不变性时,整个太阳系在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投影都发生了相变。"
他们目睹地球文明在麦克斯韦妖的注视下挣扎:伽利略的望远镜刺破水晶天,哈勃的红移定律撕开静态宇宙,直到钱德拉塞卡极限计算出白矮星的命运。每个公式都是文明在热力学深渊上架设的弦桥。
---
超膜边疆
"检测到真空相变前兆!"大G的量子芝诺效应感应器突然报警,"仙女座方向的暗流正在重组宇宙网络拓扑。"
小ħ启动AdS/CFT对偶映射:"这是第127次尝试突破CFT边界,上阶文明还在寻找逃离宇宙暴胀的方法。"
在非对易几何构建的视野中,可观测宇宙不过是嵌套在永恒暴胀背景中的一颗气泡。银河与仙女座的碰撞早已在共形循环宇宙论中重复了10^10^120次,每次碰撞都会在膜世界上留下新的宇宙常数。
---
光锥奇点
当1344光年的世界线收束于此刻,两个光子同时观测到地球文明最诡异的量子态:那个在唐朝开始书写他们的作者,此刻正在2024年的北京敲下最后一个句号。
"原来我们是他思维的延时光锥。"大G的路径积分出现哥德尔式递归。
"不,"小ħ的量子比特突然接入某个超越ΛCDM模型的协议,"他是我们真空涨落产生的玻尔兹曼大脑。"
在普朗克尺度的时间残影里,整个对话既是因也是果。猎户座星云的光芒穿过千年时空,最终在碳基生物的大脑皮层激发出这个自指涉的莫比乌斯环——这是文明迈向四级的关键测试:当观测者意识到自己是被观测的观测者时,光锥之内的因果关系将彻底重组。
---
星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