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AI反卷积工具BXT开始席卷业余天文摄影圈,看到吃了螃蟹的大佬们的图给我一种AI直接将哈勃的高分辨率图像贴上去的感觉(汗)。买来试了一下感觉效果还不错,同时几乎没有传统反卷积的副作用,可以无脑锐化。作为对比,图为前段时间重新处理的M51(个人设备拍摄,原图质量一般,细节糊),acsin拉伸,主体蒙版+多次轻微的USM+ATWT进行细节锐化,LHE增强大尺度的反差,反卷锐化暗弱的星点,卷积平滑被锐化搞过曝的星点,肥大的星点反卷+MLT缩星.....给L通道搞完这一套操作下来感觉头发已经掉了不少。除了星系中心到暗部之间的过渡区域信噪比较低不敢进行过度的锐化操作导致星系边缘区域比较糊之外,从结果上看,手动做锐化效果基本可以达到BXT的90%,或许更加精细地用好蒙版和锐化工具可以达到和AI完全一样的效果(虽然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几十上百倍)。以上结论是用BXT可以节省很多的处理时间,但是论细节恢复AI脚本相对传统处理方式并没有胜出太多(在处理星系的情况下),对于有时间有余力的技术控们肯定还是会选择一步一步处理,毕竟处理完后更有成就感 。
PS:星系表面的亮点不是伪细节而是星团之类的天体

  • 镜头/望远镜: Explore scientific 12寸RC F8
  • 相机: QHY16200A
  • 曝光时长: 35小时
  • 解析图
  • 天球定位图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