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局部(第二版)

广东的天气真的一言难尽,一个月有一次晴天就算好了,这是我的八寸牛反做完后第一次出图,在我家顶楼拍摄的。为了这次拍摄,期间还跟着广州的小伙伴一起去连平打野测试设备,来回四百公里,光调试设备就花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才达到目前稍微理想的效果。另外我住34楼,每次调试都要把一百多斤的装备分次搬到40层顶楼,最后一层要爬楼梯…真的很累,由于顶楼还是公共地方,并不能长期存放设备,每次顶楼出摊都算是强健体魄了吧,哈哈。
这次出图的小波折真的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很有意义,经过评委老师们的点评,我们也认识到上一版的图片后期确实存在着致命的硬伤。这次再投,我们按照评委老师们的意见对后期不足的部分做了修改,尤其尤其坚决不再用星芒软件处理星点了:),希望各位看官们喜欢,谢谢。
H.J

  • 拍摄地点: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村新塘路24号 自家楼顶
  • 镜头/望远镜: 自制八寸F4
  • 相机: asi2600
  • 赤道仪: 晴空25-20
  • 滤镜: 宇隆双窄3nm,锐星双窄D2
  • 拍摄张数: 100
  • 评委点评
  • 总体来说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了。后期上提几点建议作为参考。首先就是红色的调色有点偏淡,过渡区的颜色还是足够自然的。细节上有点糊了,还有能够提升的空间,可以再试试。星点能看出是缩星过的,痕迹有些明显,不管是缩星还是其他操作,做好星点的蒙版。并且可以再多缩星一些。
  • 图片本身非常巨,在我看来这一版几乎没有什么后期的问题,受限于信噪比,图像整个右下的一些较暗云气效果出不来,把它们压制掉也不失为很好的策略。原本的版本唯一的败笔是星芒加炸了,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能使用人工星芒了。加星芒最好的是在线性状态下加,这种情况下好的脚本几乎不会出现判定失误的情况。如果使用PS插件,线性状态没法加,那么也可以试试在非线性下SXT分离星点,然后单独针对星点图加星点之后再贴回去(我没有这个PS插件,以上只是推测,可能还需要作者自行尝试看看是否可行)。
  • 延续了上一版的诸多优点的同时,这一版不仅解决了之前的硬伤,也在其他一些方面有明显的提升。颜色的搭配很漂亮,背景的中性很精准,细节也有不错的体现,已经是一幅完成度较高的作品了,尤其是,这居然是一幅(加粗)在城区使用彩机(加粗)的作品!当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提升的方向也有,比如,继续积累曝光以获得更平滑的目标细节和更柔和的背景噪声,在结构强化层面继续尝试来获得更适中的细节增强的力度(注意不要让细节变得失真或是“破碎”),目标颜色的处理再加以微操避免细节放大仔细观察时出现的轻微断层,以及有可能的话补一组RGB星点等。二位作者一定会有更出色的作品的!【对于星芒的后期添加,个人根据目前的理解给出一些建议,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理论上确实在线性下,由于信息得到了最好的保留,采用合适的算法添加星芒是最准确的,但是现有的星芒插件采用的算法都较为粗暴,应该只会检测高光部分的大小和区域等然后分配(绘制的)(很可能没有理论依据的)星芒,这导致了星芒的强度等难以控制,尤其是还要作非线性拉伸;对于目前的星芒插件,个人还是建议在非线性下去添加,可以尝试用sxt分离星点后仅对星点增加星芒,这样可以避免之前的问题。考虑到本身业余深空摄影的后期处理主要倾向于美的表达,很多常用操作本身已经对科学性产生了一些破坏,所以后期加星芒这件事,也不是太敏感。只要在添加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尽量保留一些科学性即可。】
  • 天球定位图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