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2261,也被称为哈勃变光星云或考德威尔46,是一个位于麒麟座的反射星云和变光星云。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发现时间与发现者:1783年12月26日,威廉·赫歇尔首次观测到该星云。
- 位置:赤经06h 39m 10s,赤纬+8°45′,位于麒麟座,靠近天赤道,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南北半球都能至少看到它的一部分。
- 距离:距离地球大约2500光年。
- 视星等与可视条件:视星等约为9.0等,使用口径8英寸(200毫米)或更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
物理特征
- 大小:直径约1光年,实际大小约为1.6×2.3光年。
- 星云结构:由恒星R Monocerotis照亮,从该恒星向外发散形成扇形的尘埃反射星云,其东部侧翼明亮且界限清晰,向北延伸较远,西部侧翼也较亮但分成两部分,向北延伸距离较短。
变光机制与特点
- 变光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麒麟座R星附近的致密尘埃结移动,遮挡恒星光线,在星云其余部分的尘埃云上投射出移动的阴影,导致星云的形状和亮度发生变化。
- 变光周期:变化周期不固定,在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尺度上
基本信息
- 发现时间与发现者:1783年12月26日,威廉·赫歇尔首次观测到该星云。
- 位置:赤经06h 39m 10s,赤纬+8°45′,位于麒麟座,靠近天赤道,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南北半球都能至少看到它的一部分。
- 距离:距离地球大约2500光年。
- 视星等与可视条件:视星等约为9.0等,使用口径8英寸(200毫米)或更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
物理特征
- 大小:直径约1光年,实际大小约为1.6×2.3光年。
- 星云结构:由恒星R Monocerotis照亮,从该恒星向外发散形成扇形的尘埃反射星云,其东部侧翼明亮且界限清晰,向北延伸较远,西部侧翼也较亮但分成两部分,向北延伸距离较短。
变光机制与特点
- 变光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麒麟座R星附近的致密尘埃结移动,遮挡恒星光线,在星云其余部分的尘埃云上投射出移动的阴影,导致星云的形状和亮度发生变化。
- 变光周期:变化周期不固定,在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尺度上
- 拍摄地点: 智利天文台
- 镜头/望远镜: 远程台
- 相机: 远程台
- 赤道仪: 远程台
- 其它: RGB
- 天球定位图
星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