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眼(Helix Nebula)
螺旋星云,距离地球650光年,位于水瓶星座里面。该星云早已收编在册,编号为NGC 7293,这是行星状星云,非常典型的一类,行星状恒星实际上是由恒星的残骸所形成,就如同我们的太阳。蔚蓝色瞳孔和白眼球的四周是肉色的眼睑,与眼睛很像,但“上帝之眼”其实浩瀚无边,它散发的光线从一侧到另一侧需要五~六年时间。这颗星体其实是由位于水瓶座中央的一颗昏暗恒星吹拂而来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外壳。

  • 拍摄地点: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南湖大道1655号水韵广场 滨湖区
  • 镜头/望远镜: 信达小黑F5
  • 相机: CZG尼康d5100冷冻改机
  • 赤道仪: 晴空st17
  • 滤镜: 宇隆lex
  • 拍摄张数: 45
  • 曝光时长: 3.75h
  • 其它: 300S一张,共45张
  • 评委点评
  • 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市区八级一个小时可能都比不上黑区的十分钟,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多积累一下曝光时间,现在只能勉强看见“上帝之眼”的“眼睫毛”轮廓。不过因为这个目标周围比较空旷,背景梯度也相对好处理一些,dbe,gc和mgc等处理梯度的工具能很好完成。降噪处理的也还算可以。不过实话说这个目标不太容易暴露出后期处理上的问题,比如说背景太花花绿绿就直接用蒙版压低亮度和饱和度。看你深空首拍就是背景受到光污染的影响,然后还有斜纹,赤道仪的抖动是一定要开的,不然就会出现斜纹,这个通过预处理的排异是消除不了的。还有如果导星和赤道仪不是很好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单张的曝光时间,比如从300s换成180s一张,避免星点变椭圆。当然,星点只是一个指标,因为可以反映一些问题,星点拖线的话,主体的细节也肯定会受到影响。谐波相对于传统蜗杆赤道仪的抗风性是要差一点的。也希望你可以慢慢精进前后期技巧,b站上面也有不少教学视频,可以去看看,不过高光污染地区拍的肯定是要多吃点“苦头”的,而且双窄里面的oiii波段受光污染的影响很大,这个也要注意一下。
  • 天球定位图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