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在七级光污染的条件下拍摄,每个通道只拍了一个小时。上一次深空出图已经是2023年7月,时隔两年再次拍摄,技术生疏不少。求大佬评价。
- 镜头/望远镜: 80apopro2018
- 相机: 294mmpro
- 赤道仪: exos2
- 滤镜: sho
- 拍摄张数: SHO分别12张,单张5分钟
- 评委点评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7级区每通道曝光只有1小时,想要有很好的出图效果是不现实的。面纱是比较亮的目标,但是在高光害地区仍然需要充足曝光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HO拍摄的话,推荐每通道积累5小时以上,SHO拍摄的话,S通道推荐十小时以上,在七级区差不多能出一张还不错的图了。记住每通道之间的推荐曝光比例是与它们相互的亮度关系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暗的通道需要曝光就越长。 除了前期曝光的问题外,说一下这张图的后期。有几个明显的问题:第一,蓝色的饱和度过高了,蓝和橙与周围的色彩断层也比较明显,感觉是直接按通道拉了饱和度或者曲线,虽然窄带是可以这么做,但是原则是要自然,和谐。第二,背景过黑了,深空图比较忌讳背景过黑,通常会造成主体暗部看起来明度断档的问题,最好背景亮度保持在0.1左右。第三,星点中心拉爆了,而星晕的饱和度又很高,使得看起来非常不自然,推荐星点采用多重拉伸的方式,使用HT配合Masked stretch或者Arcsinh stretch拉伸会取得比较柔和的效果。此外窄带虽然配色比较自由,但是实际上多数人能接受的配色方案是有共性的,其一就是绿色通常在深空摄影中不受欢迎,其二就是要避免不纯的间色(比如这张图中的灰绿色)。不过归根到底,深空摄影还是要有充分的曝光才有充分的后期空间,所以推荐还是多积攒一些曝光,再考虑出图。
- 天球定位图
星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