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末到昨晚上陆陆续续拍了不知道多少个晚上,主要是最近只有前半夜才能拍M8,所以花的晚上比较多。
第一次做马赛克拼接,一共两片马赛克,每片马赛克的SHO三通道分别拍了至少4个小时以上,加上RGB星点,总共曝光时间在25小时以上,最后拼出来裁切后的大小有9626*11515,达到1.1亿像素(上传到巡星客的版本由于边长要小于1万像素,所以压缩到8043*10000,约8千万像素左右)。
拍摄地点为8级光污染区的城市,不过好在M8足够亮,H和O通道拍4个小时后已经有充足的信噪比了,而S通道虽然暗一些,但在核心的细节处的信噪比也很足够。
第一次做马赛克拼接,一共两片马赛克,每片马赛克的SHO三通道分别拍了至少4个小时以上,加上RGB星点,总共曝光时间在25小时以上,最后拼出来裁切后的大小有9626*11515,达到1.1亿像素(上传到巡星客的版本由于边长要小于1万像素,所以压缩到8043*10000,约8千万像素左右)。
拍摄地点为8级光污染区的城市,不过好在M8足够亮,H和O通道拍4个小时后已经有充足的信噪比了,而S通道虽然暗一些,但在核心的细节处的信噪比也很足够。
- 拍摄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内 南京大学左涤江天文台
- 镜头/望远镜: 星特朗C925HD
- 相机: ZWO ASI6200MM Pro
- 赤道仪: 信达EQ8R
- 拍摄张数: SHO共150张以上
- 曝光时长: 共25小时以上
- 天球定位图
星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