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裂星云 多镜素材混合

三裂星云是个比较常见的目标,这次手上有趣拍星大黄的新数据和之前用纳米比亚 iDK20 拍的数据,就尝试折腾一下。
大黄的LRGB 广域数据先叠一个 Super L,权重计算用 PSF Signal。搞三百多张 6200的图对电脑是个挺重的考验。叠完之后,专门对三裂星云部分做一个2x Drizzle,作为底图的明度,这里记为 L1。
iDK20的数据另外叠一个 Super L,快速做个反卷积,记为L2。
(这里没有选择两套数据一起叠加的原因是iDK的数据只有50张左右,权重会被稀释,对信噪比帮助不大,但是需要增加非常多的处理时间)
复制一份 L1,以 L2为参考图做一个 Star Alignmemt,记为 L1_r。
以L1_r为参考图,对 L2做一个 Linear Fit。
以 L1为参考图,对 L2 做一个 Star Algnment,记为 L2_r。
以三裂星云主体画一个蒙版,套在 L1,然后用 PixelMath 替换为 L2_r。这样,iDK20 的数据就混到大黄里面了,之后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流程正常处理。

  • 拍摄地点: 智利CoquimboLimarí 【趣拍星】昴星团智利天文台
  • 镜头/望远镜: Takahashi 180ed
  • 相机: ASI 6200 MM Pro
  • 评委点评
  • 细节处理得不错,可以看到m20里面的触须,在细节方面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颜色方面,个人挺喜欢这种低饱和的图,当然处理得艳丽一点也是可以,另外在处理m20的暗星云时可以使用一下pi里的DarkStructureEnhance脚本来加强一下暗云气。
  • 每次细品作者的作品,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加深对深空后期处理的理解。就以这个m20为例,作者又提出了关于不同焦段素材在线性混合的新思路: 常规用PhotoMetric Mosiac进行线性混合时,经常会因为两套素材亮度差异过大,星点密集不好采样而出现测光不准,从而导致混合后出现奇怪的黑色区域。作者针对这类素材,通过对齐后进行LinearFit来统一亮度,后续甚至只用pm替换就做到了效果很好的混合替换。这个思路可太棒了,我就学到了。 然后看作品整体效果,噪声控制得很好,颜色很舒服,星点也很棒,星云细节就不用说了,可以说完美。 硬要找缺点的话:1.右侧某些星芒有些奇怪,由于是混合的缘故,出现了奇怪的八角星芒,建议:此类区域可否去星混合,然后直接用大图的星点替换。 2.有些星芒不够锐利,甚至有些偏淡,不知是素材的原因还是后续添加星点时蒙版未能调整好也可能是大图和小图的细节差异导致的,建议:可以调整星点蒙版来增加锐度。 3.个人感觉星云和周边区域的饱和度有些不统一,星云的饱和度感觉有些偏淡,这样显得星云稍有突兀(这点是个人主观想法,意见不一可无视)。 整体下来,这个作品是难得的佳作,我特别喜欢(我可爱死了左侧亮星的次级星芒了)
  • 作者的星点和细节做得很棒!颜色稍微淡了一些。星芒的处理上由于两个望远镜的副镜支架角度不完全一致导致星芒有角度差异,图中看m20附近的亮星,两个望远镜的星芒没有完全重合,作者可以考虑二选一挑一个好看的星芒而舍弃另一个望远镜的星芒,这样在混合图像中星芒有更好的表现。关于星点,中等大小的星点仍有缩星的空间。
  • 天球定位图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