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文,我很早,大概3岁甚至4岁就开始玩了。当时喜欢看的书就跟很多同龄人不一样,基本上都是是科普书;同样爱看天文的纪录片,记得小学时候把《宇宙与人》《旅行到宇宙边缘》等看了好多遍。
(上面那个是从幼儿园起就看的一本书)
那时也订了一些科普杂志。有一次看到杂志里面的望远镜广告,想要了。于是4年级的儿童节,父母给了我一台天文望远镜作为礼物。
(这是今年暑假装了电跟后的)
第一次用望远镜看的目标应该和大多数人的一样,月亮。当看到上面清晰的月海和环形山时,我和我妈都极其惊讶。而现在看来,当时拍的照片很坏,有虚焦、重影、抖动、过曝各种问题。
实际上,那时候我基本不懂望远镜的原理,于是基本上是乱用的,比如虚焦时把灰尘当成恒星表面的细节等等(牙 签 法)。
后来上了初中,搬到一间离学校近的租的房子去,望远镜却没有带着。它被放在旧房子里。于是整个初中,我几乎都没有关注天文,只有偶尔抬头看看月亮。
在高一上,即去年的11月,我重拾了这个爱好,并且比以前走得更远、走得更快。
起因是一颗小行星以我们学校命名,学校把整个高一年级拉去发布会现场凑人头。一开始,我甚至还抱怨了几句浪费时间什么的。后来看到这个发布会,想起我原来还有天文这个爱好啊。我决定再次入坑了。
正巧听说近期有个亮彗星(C/2021 A1 Leonard)。作为刚回坑的天文人,我怎么能不观测一把呢。1月4日凌晨定了闹钟,回旧宅,搬设备到楼顶。现在看来,准备工作非常不到位。手机上没有任何电子星图,只知道当时彗星很接近大角星,旁边有一个球状星团M 3。更可悲的是,由于许久没用,红点寻星镜的电池已经挂了。没办法,既然来了,好歹试试吧。我抱着镜筒,花了好久将大角星放在了目镜视野中央。
然后?然后没有了。彗星离大角星还有好几度,我却不知道方向。手抖着(太冷了)在目镜后拍了几张大角星,草草收场。
后来在百度天文吧转悠,学到了许多天文知识,包括器材,摄影等等,也了解到了Stellarium这个优秀的星图软件。我终于知道我的望远镜是星特朗的80dx(想想迟得有些夸张),是入门级别的低端设备。但当时并不打算升级,因为我没有钞能力(划掉)想用它熟悉熟悉基本操作,也开始计划着暑假和几个同学带着它打野。
春季的某一天,我逛天文吧时偶然看见了一个提供望远镜远程出租的天文台,星迹共享天文台,价格不贵。想到贴吧里大佬们那些壮观的深空图,我决定试试。
2022年3月27日,我第一次租用设备。设备是高端的大名鼎鼎的CFF160+ATIK ONE 6.0+CEM60;因为第一次拍没什么经验,我选择的目标难度很大——M 63向日葵星系,它周围的共耀星云需要很长时间的曝光才能看见,但那时候我还不懂。随着第一张3分钟(当时单张时间设短了)的曝光结束,预览图区域出现了一张可爱的星系(黑白)照片。我当时的心情就像第一次观测月亮一样激动。
然而天文相机输出的.fts文件该如何打开并叠加,我完全不会。不会,那就学。3月28日,我在贴吧提问,在牧夫天文论坛提问,得到的答案是用PixInsight(太贵,暂时算了)、Siril、DSS等等。然后在牧夫天文论坛找到了田麦老先生的Siril教程,试着用手头3小时的LRGB素材做了一张图,发在贴吧和牧夫。不少人评价说很好看,也有说后期处理过度的,色彩校准有问题的。
(那张图大概是这个样子)
我也觉得不大好看,于是又做了很多版本。这段时间里也在断断续续地增加曝光时间,最后LRGBH的总时长达到了8小时。
之后的两个月,我还用星迹天文台的其他机器拍了一些目标,例如M 101,M 5等,中间还有一次超新星SN 2022hrs,也被我记录下来了。
这时我又找到了另一种远程观测方式,趣拍星。它相对于星迹来说更方便使用。而且在南欧、南美等地也有设备。第一次使用位于智利的高桥ε180ED(大黄)与ASI600MMP时,选择的目标是船底座大星云,我被它恐怖的效率震惊到了。
这段时间里我找到了汞佬写的《天文摄影》。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后期处理的理论水平。
6月的我忙于期末考试,就没有搞观测(但是考得也不好)。到了暑假,位于云南的星迹天文台因为雨季关门了,趣拍星的云南的设备也关了,只剩智利、西班牙和新疆的设备能用。我拍了三叶星云、礁湖星云、鸢尾花星云等天体,还组团拍摄了M 16和M 17。
在家的观测也没落下,我用我的廉价设备拍摄了太阳月亮,包括7月13日的超级满月。我把赤道仪的赤经轴竖起来当经纬仪用,因为北极星被楼房挡住了,光污染也让我没办法漂移对极轴。
其实我还知道有其他国外远的程台,例如itelescope和民用天花板Chilescope等。但这些太贵,于是没有尝试;倒是从静佬的网盘那里拿到了到了智利望远镜的一点原始数据,让我感受到了半米牛反的强悍。还有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数据,我还没空处理(糟蹋)。
哦对了,之前说暑假要去打野的,很遗憾,我几个想一起去的朋友时间安排都不同,到了都有空的时候已经是8月下旬,却没有好天气了。
以下是我的作品们,欢迎各位品鉴。后期软件Siril+PS。
鸢尾花 曝光时间短了
到了这里,我与天文的故事也差不多写完啦。感谢每一位能看到这里的人!高二大概没时间玩天文了,最多在今年的9月10月再出一些图。
不过以后还会回来的(那就是第三次入坑了,哈哈)。
星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