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号玩家“阿尔忒弥斯”系列相机Artemis IMX492/294正式发布
头号玩家诸神系列深空相机新品-“阿尔忒弥斯”
头号玩家诸神系列深空相机新品-“阿尔忒弥斯”
迟来的救赎,隆重向大家介绍头号玩家满满科技感的新型制冷相机:《头号玩家 海神“波塞冬”系列制冷相机 开启深空之旅》
宇宙如此绚丽多彩,忍不住就想去拍一拍。而当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拍到,还想拍得更好的时候,比如想拍得更清晰锐利一些,这时候就需要给自己的望远镜配置一个电动调焦器。 可能许多人和我当初一样,以为买了电调,就可以轻轻松松解决对焦问题,拍出清晰锐利的星点、星云等目标了。然而现实很骨感,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是折腾了几个晚上才成功地完成了自动对焦。而今年以来通过和一些大佬朋友们的交流,对自动对焦了解更多了。这里把我踩过的坑或者了解的知识做点总结,希望可以给爱好者朋友们作个参考。
图文形式记录了信达HEQ5PRO赤道仪的拆解(电机未拆开)、重新上油及更换轴承的流程,以期为有需要的星友提供参考。
对焦的准确与否,是影响天文摄影拍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深空摄影时,大都采用电动调焦器加软件自动对焦的方法来获得准确焦点。自动对焦时,一般需要使用回差补偿来消除调焦器回差对自动对焦效果的影响。因此,了解自己器材的回差大小,有助于在自动对焦时选择合适的回差补偿参数,获得更好的对焦效果。
远程拍摄用NINA精细测量回差并设置电调参数
由于USB口连接到电脑的设备很多,难保哪个USB口不会掉线,就需要远程实现热插拔功能。自己DIY了一根可控制5v供电的USB线,通过远程开关,实现了热插拔。后来发现,市面上有成品12V供电的USB集线器,效果和我DIY的线是一样的,可以作为备用。这样,当某个USB端口没有反应时,通过远程断开/闭合USB供电开关,就能在设备管理器中重新显示出来。
数据安全主要是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每晚拍摄的照片最初是通过百度网盘中介传输的,这样数据上传下载,浪费时间和流量。尝试过各种软件后,发现TODESK软件远程传输速度不慢、稳定性也很高,于是就放弃了网盘和其它软件,直接采用TODESK,把它作为
L-eXtreme(7nm)vs. L-Ultimate(3nm),2级区 vs. 9级区,增益360 vs. 增益100
远程天文台用摄像头的目的:捕获流星视频、拍星空延时、查看望远镜当前姿态
远程天文台就是将望远镜放置在偏远地区,我们在市区进行远程拍摄控制,其实就是远程桌面,我是用的远程控制方法如下,不需要网络知识就可以简单方便的实施。
对雷达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可以生成反射率变化曲线,把某一数值当做阴晴临界点,当反射率低于这一数值时,可以拍摄;当反射率高于某一数值,放弃拍摄。据此,我编写了一个程序,用来判读雷达数据,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对设定区域的像素颜色进行统计。以观测点
主镜是2004年入手的TMB APO镜头,镜片为空气分隔的三分离结构,中间一片的是俄国产的OK-4_SUPER_ED玻璃(与AP使用的FPL-53相近),上下两片分别为冕牌玻璃和特殊的重冕玻璃。镜头座为快速热平衡材料。当年与AP(天体物理)
电压通过远程模块实时读取,由专门的程序间隔10分钟写入数据库,远程电脑可以直观的看到白天的充电曲线和夜间的放电曲线。累计的数据表明,经过10小时的拍摄过程,电压下降不足1V,第二天无论天气阴晴,都能完全补足。
专业天文台选址,对海拔、视宁度、光污染要求极为严格,每个台址都需要多年观测数据统计才能确定。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国内低海拔地区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专业台址大多转移到了青藏高原上。作为业余观星者,对观测地点的选择无须专业台那么苛刻和极致,要
无论如何,现在车载台给我的乐趣是无可替代的,曾经对轿车、房车的兴趣盎然,彻底消失殆尽,都转移到了自己亲手打造的这辆货车上。以前经常失眠,夜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自从开始远程拍摄之后,精神集中,倒头便睡,白天工作也精力充沛,这也是爱好天文带给
感谢科技,感谢谐波赤道仪,缩短了我们与星空的距离。
在进行天文观测或天文摄影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可离合的电动调焦器,会是一种什么体验?